眾所周知,作為深圳市六大傳統優勢產業之一,深圳的珠寶行業近年來一直著力進行“新經濟形勢下的產業升級”。這里聚集了大量國內一流的珠寶專業技能人才,他們通過持續不斷的研究新興材料以及工藝技術創新、設備革新等手段,不但為行業帶來了高品質、高附加值的產品,也給深圳的珠寶產業帶來了無限活力。
日前舉行的深圳羅湖“雙周發布”活動上,羅湖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周建軍表示,未來,羅湖希望將水貝黃金珠寶產業集聚基地變成以頭部企業為主的總部集聚基地,從傳統的加工制造、展示、批發逐步向研發設計、智能制造、品牌運營、展示交易這四個中心轉變。
在智能制造方面,羅湖將推動珠寶產業加快產品線由素金向更多種類材質拓展,推動貴金屬3D打印技術運用于珠寶首飾的設計研發、 生產制造和終端零售環節。
為此,羅湖推出了“八大工程”: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品牌化建設工程、終端消費市場拓展工程、人才培育工程、知識產權保護和標準化建設工程、國際化發展工程、產業鏈補鏈工程、環境提升工程。
羅湖區政府對珠寶產業的重視,其實是基于這里集中了深圳珠寶首飾業七成的生產企業。而深圳珠寶的產銷總值多年來強勢占據全國市場的七成以上。如此大的市場份額,可謂行業內舉足輕重的存在。
但是產能過剩、產品同質化嚴重、專業人才欠缺、市場競爭加劇等問題也嚴重困擾著整個行業。生產企業自動化、智能化生產水平也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制造業仍然危機重重。
筆者不止一次在多個場合聽到某行業資深研究專家呼吁:深圳珠寶制造水平的高低決定了中國珠寶業的整體水品,要提升中國珠寶行業的高度必先提升深圳珠寶制造水平。
還好,我們看到了政府和行業以及企業自身,都在努力從“深圳制造”向“深圳創造”、“深圳智造”轉變,也讓我們在經濟形勢低迷時期看到了行業新的希望。
以深圳市順藝珠寶有限公司為例,我們今天講講珠寶行業的技術創新與設備革新。
一直致力于“鑲嵌技術”升級與“技術文化”傳播的順藝珠寶,于2018年首創推出“鏡像炫”技術,堪稱鉆石鑲嵌“鑲口”工藝的重大技術創新。用此技術做出來的產品,金屬部分與鉆石完美融合,產生百分之百放大效果,30分主鉆看上去竟有70分的效果。
此項技術,讓順藝珠寶順利收割多家一線珠寶品牌指定生產商。
除了工藝技術上的研發創新,順藝被行業贊譽的另外一個方面是其生產設備的現代化程度了。自2010年成立以來,順藝珠寶堅持創新,專注產品研發,始終秉承“品質就是品牌”的企業核心宗旨,率先引進瑞士、日本、德國等國家的先進生產設備,以行業領先的CNC研發與生產技術,成為珠寶界的“CNC制造領導者”。
其中一臺“磁控金”設備,據說乃國內珠寶制造領域唯一一臺“高逼格”定制設備,因為此技術之前主要應用于航空航天、高端鐘表等領域,為基于物理氣相沉積原理的新一代綠色環保首飾鍍金技術,目前在珠寶行業還比較“罕見”。
“磁控金”技術主要采用特定成色和顏色的貴金屬靶材,在真空或低氣壓氣體放電條件下,靶材被磁控濺射后以離子或原子狀態沉積到首飾表面,有效解決了首飾金屬層中的環保問題,可讓金屬層穩定性好結合力強,色澤亮麗、耐磨并持久保色,目前可以實現 18K 白、18K 紅、18K 黃、鉑金等材質的技術處理。
目前,順藝珠寶擁有專業技師、高級技工360多人,專業研發設計人員81人、現代化標準廠房16000多平方米。未來,順藝珠寶將持續秉承“珠寶先進技術科技創新”為己任,學習與運用國際一流的珠寶首飾先進制造技術,推動行業發展進步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