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印度方面發布了不少行業消息,歸結起來有兩個方面的內容:1)切磨產能承壓;2)某些相關的政策可能發生改變。
產能承壓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場需求的低迷。無論是中國的疫情還是美國的通脹,都依舊在影響著下游鉆石市場的整體需求 (當然我們期望今年Q2之后會呈現明顯的復蘇)。印度方面表示,蘇拉特4000余家鉆石工廠的產能普遍保持在70%的水平。一個名為“鉆石工人聯盟”的組織更是認為,訂單少了,有些工廠就開始減少上班日,這樣就可以少發一點工資。 (如下圖)
無論上述說法是否存在夸張的因素,但 2022年4~11月天然鉆石出口總額同比降幅超過5%是一個現實 (如下圖)。這種狀況讓印度方面的輿論變得有些緊張,甚至傳出了“ 擔心08年金融危機導致的市場下滑會重現 ”的言論。 (注:我們認為現在面臨的情況和金融危機期間是有區別的)
盡管如此,新建的 蘇拉特鉆交所(SDB)還是會在今年8月 (預計)開業。這個被印度官方稱為“全球最大的鉆交所”有整整9棟樓,含4500多個辦公室,“ 它將對印度的鉆石貿易起到重塑作用 ”。 (鉆交所主席 Vallabhbhai Patel)
蘇拉特鉆交所的重塑作用,大概率是作用在貿易端,即逐步削弱孟買方面的影響力 ( 詳情可以參考我們去年的文章 ) 。如果著眼于印度的整個鉆石行業,我們還是要注意近期提出的一些政改申請。
1)GJEPC向印政府提交申請,要求 取消晶種的進口稅。作為制作培育鉆石的“原材料”之一 (印度主要生長CVD鉆石),現在晶種的進口稅是5%,相比毛坯鉆的零關稅而言,區別還是比較大的。之所以還有這“5%”,是因為印度海關認為,晶種屬于“ 已經成形但尚未制作完成的鉆石 ”,和毛坯有區別。
當然,GJEPC不同意這個看法。Vipul Shah (現任主席)和他的前任 Colin Shah 一樣,對印度培育鉆石行業的發展是很重視的。并且從之前 取消電力稅 等政策來看,不僅是GJEPC,就連印度政府也早已將發展培育鉆石行業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2)除此之外,GJEPC還希望印政府能把 裸鉆的進口稅從5%下調至2.5%,這將有助于發展印度本土的珠寶加工和貿易行業 (包括零售)。
3)似乎是為了配合GJEPC,印度方面正在考慮 提高35類產品的進口稅,其中包括珠寶成品。據Rough Polished報道,此舉的目的在于限制進口,同時刺激印度國內加工業的發展。相比上述取消晶種進口稅的“精確申請”而言,提高35類產品進口稅的影響范圍更廣。
不管怎么說,印度現在面臨一個比較微妙的狀態:下游市場的低迷阻礙了國內鉆石加工和貿易的發展、看不清短期內下游需求的復蘇節奏、就業率承壓、但培育鉆石似乎讓他們看到了更多的潛在利益。
新鉆交所開業在即,加上幾個可能推出的新政,印度的鉆石行業能否就此出現 真正意義上的“重塑”呢?我們不妨慢慢觀察。
以上內容請謹慎參考。